根据作用机制的不同,可分为胰岛素促分泌素、磺脲类、格列奈类、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和二肽酶- (VDPP-)抑制剂。药物选择应基于2型糖尿病的两个主要病理生理变化——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受损。此外,患者的血糖波动特点、年龄、体重和重要器官功能也是选择药物时要充分考虑的重要因素。机制互补的药物应联合使用,以增加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双胍类药物可降低肝糖生成,促进肌肉等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加速糖的无氧糖酵解,减少肠道对糖的吸收。具有降低血脂和尿酸作用。适用于2型糖尿病,尤其是肥胖人群。该制剂包括苯乙双胍和二甲双胍。目前最常用的是二甲双胍。双胍类药物罕见的严重副作用是诱发乳酸性酸中毒。二甲双胍引起的肾功能不全患者很少使用二甲双胍,男性血肌水平1.5 mg/dl,女性1.4mg/dL,肾小球滤过率60 ml/min/1.73 m2,肝功能不全,严重感染,缺氧或大手术。当使用碘化造影剂进行造影检查时,应暂时停用二甲双胍。二甲双胍的主要副作用是胃肠道反应。10%的患者出现胃肠道症状,包括腹部不适、厌食、恶心和腹泻,偶尔出现口干或金属气味。
在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制定的糖尿病指南中,二甲双胍被推荐为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基本药物。临床试验表明,二甲双胍可降低HbA1c 1%-2%,减轻体重。在UKPDS试验中,二甲双胍也显示出可减少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和死亡。
2.磺脲类药物主要作用于胰岛B细胞表面的磺脲类受体,促进胰岛素分泌。磺脲类药物适用于胰岛B细胞仍有功能但无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的糖尿病患者。如果使用不当,会导致低血糖,尤其是老年患者和肝肾功能障碍患者。磺酰脲类药物也会导致体重增加。临床试验表明,磺脲类药物可使HbA1c降低1%-2%,是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制定的糖尿病指南中推荐的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主要药物。
磺酰脲类药物包括甲苯磺丁脲、格列本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和格列美脲。还有一些磺酰脲类药物的缓释和控释剂型,如格列齐特缓释片和格列吡嗪控释片。
3.苯甲酸衍生物促分泌素包括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这些药物主要通过刺激胰岛素的早期分泌来降低餐后血糖。它们具有吸收快、作用快、作用时间短的特点。它们可以降低HbA1c 0.3%-1.5%。这些药物应在饭前立即服用,除磺脲类药物外,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降糖药物联合使用。格列奈的常见副作用是低血糖和体重增加,但低血糖的频率和程度低于磺脲类药物。
4.-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可选择性作用于小肠粘膜刷状缘的葡萄糖苷酶,抑制多糖和蔗糖分解为葡萄糖,延缓碳水化合物转化,减少葡萄糖吸收。能提高餐后血糖峰值。主要包括阿卡波糖和伏格列波糖。-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可降低HbA1c 0.5%-0.8%;-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
5-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可通过激活核受体PPAR 降低胰岛素抵抗,如增加脂肪组织中葡萄糖的吸收和转运,抑制血浆中FFA的释放,抑制肝脏中葡萄糖的释放,增强骨和肌肉中葡萄糖的合成。适用于以胰岛素抵抗为主要因素的肥胖型2型糖尿病。临床试验表明,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可降低HbA1c 1.0%-1.5%。主要包括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体重增加和水肿是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常见副作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使用也与骨折和心力衰竭的增加有关。
罗格列酮使用说明
罗格列酮的安全性仍有争议,其使用在中国受到严格控制。对于未使用罗格列酮及其复方制剂的糖尿病患者,在不能使用其他降糖药物或使用其他降糖药物不能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时,只能考虑使用罗格列酮及其复方制剂。对于已经使用罗格列酮及其复方制剂的患者,应评估心血管疾病。只有权衡了服药的利弊后,他们才能继续服药。
6.二肽基肽酶-VI抑制剂DPP-IV通过抑制二肽基肽酶-IV降低体内GLP-1的失活并增加体内GLP-1的水平。GLP-1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增强胰岛素分泌并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包括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在内的临床试验表明,西格列汀可降低1.0%的HbA1c。目前国内上市的DPP-IV抑制剂有西格列汀和沙格列汀。
心里
药剂师
天津市大港区天津西丽河医院
擅长药剂师
问题
糖尿病的饮食治疗
(1)控制总热能是糖尿病饮食疗法的首要原则。热量摄入能维持正常体重或略低于合理体重。肥胖的人必须减少热量摄入,而瘦人可以适当增加热量来增加体重。
(2)供给适量的碳水化合物。目前,人们提倡不要过于严格地控制碳水化合物和糖的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