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作用
1967年,林登费尔瑟在美国的研究证明,蜂胶可以抑制25种细菌。
1980年,国内何天盛等人通过实验证明蜂胶对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14种菌株有抑制作用。
1994年,日本松野哲也通过实验证明蜂胶对16种细菌有抑制作用,包括肺炎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鼠伤寒杆菌等。
1996年,我国程文现等人通过实验证明蜂胶对牙周病致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进而研制出蜂胶牙膏)。
抗癣效果
1975年证明蜂胶对我国至少10种癣菌有很强的抗菌作用。
在同一时期,朱芳和其他人尝试用蜂胶治疗160例银屑病。一般蜂胶2-4周后生效。大部分明显的疗效出现在服用蜂胶后两个月左右。有效率70%。病程短疗效更好。
蜂胶不仅可以单独用于抑制或杀灭病原菌、病毒、原生动物等。也可与一些抗生素和青霉素等一起使用。以提高抗菌强度并延长这些抗生素的抗菌活性。
抗炎作用
英国牛津大学的考尔德博士进行的实验表明,蜂胶具有抗炎作用,蜂胶的抗炎作用强于阿司匹林。(测试细节省略。(
1992年,日本富山和夫进行的实验也证明蜂胶具有抗炎作用。在实验中,大鼠被分成三组。1组口服阿司匹林,称为阿司匹林组,1组口服蜂胶,称为蜂胶组。第1组,不吃药,称为对照组。
服药后1小时,各组大鼠后脚皮下注射化学物质,诱发炎症和水肿,然后每小时检测炎症和肿胀程度。
在实验的第7小时,各组大鼠后脚的肿胀体积为:
对照组0.60毫升阿司匹林0.48毫升蜂胶组0.46毫升
实验表明,蜂胶和阿司匹林具有相似的抗炎作用。刀妹秀福
止痛效果
1986年,中国的沈胜利等人用定量电刺激法对60只雄性小鼠进行了镇痛实验。
实验将小鼠分为蜂胶组和普鲁卡因对照组。蜂胶组小鼠尾根用浸有蜂胶提取物的棉花包裹。一分钟后,立即取下棉花,用定量电力刺激各组小鼠的尾根,连续刺激5次,每分钟记录一次,观察小鼠是否产生痛苦的鸣叫。连续5次刺激不产生鸣叫的人都有镇痛作用。
1980年,国内郑毅城等人做了如下实验,造成兔子耳朵四处皮肤损伤,然后在两处伤口涂上蜂胶,另外两处作为对照,不做任何处理。涂有蜂胶的两层表皮在第6天治愈。两处伤口出现溃疡,未作任何处理,溃疡边缘仅少量上皮细胞生长,未发现治愈。实验表明,蜂胶能促进组织细胞的再生。
1995年,扎勒斯基报告说,在狗的颈部A、B、C和三个部位切下一层皮肤,造成直径为2厘米的伤口。
甲部伤口涂蜂胶,乙部伤口涂乙醇,丙部伤口不处理.
用蜂胶处理过的伤口,第二天就显示出治疗效果,表现为底部干燥,伤口面积开始缩小。接下来的几天,伤口继续缩小,第9天,伤口完全愈合。然而,涂有乙醇且未经任何处理的伤口愈合缓慢。用蜂胶处理的伤口愈合时,另外两个伤口的直径大于1cm。本实验还证明了蜂胶能促进组织细胞的再生。
1987年,张震等人在中国对53只大鼠进行了以下实验:对53只大鼠进行手术,然后用化学物质在大鼠的胃壁上造成溃疡。手术后第二天就给药了。实验组28只,每天喂蜂胶。对照组25只,每天喂生理盐水。第14天,处死所有大鼠,观察胃泌素
蜂胶组胃溃疡愈合率为82.14%,对照组为20%。蜂胶组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溃疡面积变小变浅。
1987年,朱芳在《蜂制品与蜂疗》杂志上报道,苏联塔什干医学院用蜂胶治疗了77例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大多数患者在3至5天内疼痛缓解,30至35天症状改善并恢复。
南京医学院李子平教授用蜂胶片治疗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患者42例。结果表明,蜂胶片对高甘油三酯血症有持续、渐进的作用,并使其降至正常水平。李子平教授用蜂胶做了一个降血脂的实验:
甘油三酯降低试验:
口服一个月后,患者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平均下降21%
口服两个月后,患者血液中的平均甘油三酯下降了34%
口服三个月后,患者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平均下降了36%
胆固醇降低试验:
口服一个月后,患者血液中的胆固醇平均下降了6%
口服两个月后,患者血液中的胆固醇平均下降了14%
蜂胶
口服三个月后,患者血液中的胆固醇平均下降了19%
实验表明,蜂胶降低甘油三酯的效果优于降低胆固醇的效果。
(注意:如果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在血管内壁堆积过多,会引起动脉硬化,阻碍血液循环,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