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百科首页 > 冷知识

简单浅谈五马街之36坊

2023-8-24 23:34:44|来源:网络|843 ℃|移动端

五马街是温州著名的商业街,而36坊指的是五马街与公安路一带的历史悠久的街坊,坊名传说源自东晋王羲之。这里曾是东瓯名镇的闹市中心,也是温州开埠的发源地。五马街之36坊是温州市鹿城区历史文化街区之一,也是温州历史最悠久的地区之一。

三十六坊的命名方式有多种,其中一种是以“善政”命名,如竹马坊棠阴坊问政坊德政坊。另一种是以“胜地”命名,如容成、雁池、甘泉、百里四坊。还有一种是以“孝义”命名,如孝义坊、永寿坊等。

温州的三十六坊,在杨蟠之后120余年沈枢知温州时未做变动。再过五十年,被增至四十,元明以后,或有增改,有些坊名一直保留至今,如谢池、招贤、墨池、康乐、五马、百里、扬名、世美等。

五马街之三十六坊的特色小吃非常多,比如九山湖冰淇淋、豆腐脑、猪油糕等。此外,这里还有许多历史建筑,比如永宁巷、谢池巷、招贤巷、五味和等。这些建筑大多建于民国时期或更早,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温州三十六坊古今对照

01.儒英坊(县学前)

所在位置:南起公园路,向北转西,至兴文里,今县学前一带。“儒英坊”,因坊边坐落着祭祀“东海王”驺摇的庙宇,理所当然成为“公园路五坊”之首。它的位置差不多就是现在的县学前。

据清光绪《永嘉县志》载:永嘉儒学在县治东华盖麓,宋元佑三年(1088)县令吴君平始建。“儒英坊”便是因为设有儒家英才荟萃的“县学”而得名。明代时,这里曾改名为“聚英坊”。民国期间,又以此处位于县学之前而改名县学前,沿用至今。

02.雁池坊(乘凉桥)

雁池坊坐落旧城西南隅,南起小高桥,北至蝉街,为今之乘凉桥之旧称。

雁池坊原有一桥,青石扶栏、悬池而筑,掩映在柳荫花间,实为人们乘凉小憩的好地方。到了明代年间,随着人口繁衍,邑人因此将雁池坊改名为乘凉桥并一直沿用至今。

03.荣亲坊(晏公殿巷)

荣亲坊位于今东起解放路、西至大同巷处,对于它的名称来历还和咱们温州人在农历二月初二吃芥菜饭的源由有关。

04.棠阴坊(仓桥街)

棠阴坊即今仓桥街之旧称。宋时的棠阴坊并非今日这车水马龙,居家稠密的热闹街貌,而是一派具有河道纵横,四向尽舟的水乡特色。河滨之处盛植海棠,果花飘香,绿树成荫,故而定名。

在现在解放北路向西至沧河巷的路口处,曾建有一座石桥,也得名“棠荫桥”。明代时候曾先后改称“卖糖桥”和“卖醋桥”。

05.状元坊(状元巷)

在旧城东起解放南路后巷,西至公安路处,有一条古老的街巷,叫做“状元坊”。因南宋时状元木待问居住在此而得名。

06.康乐坊

康乐坊东起环城东路,西至解放北路,以纪念谢灵运而命名。谢灵运(385-433)陈郡夏阳(今湖南太康)人。系山水派诗人,东晋末袭封康乐公,故人称谢康乐。

07.庆年坊

庆年坊(三十六坊之七 ),庆年坊之旧称为庆善坊,东起信河街,向西转南至丁字桥巷,又岔巷转北至应道观巷,因宋兵部尚书蔡幼学居此并袭其轶事而得名。

08.扬名坊

在宋朝咸淳年间,市区信河街处的一条小巷内,住着一个穷书生,姓方,名字叫日升。日升从小就失去了爹娘,家底清贫,生活蛮困难。屋里只有一个过门不久的老婆叫林淑。林淑是一个善良的妇女。

温州设定三十六坊时,便将这条巷定名为“扬名坊”,因为林淑的贞洁实可名扬流芳。

09.袭庆坊(樊宅巷)

袭庆坊又名樊宅巷、万赞巷,位于温州三十六坊之九 ,由宋代太守杨蟠拟定命名。袭庆坊即今樊宅巷之旧称。樊宅巷,因清季有樊姓贡生居此而得名。

10.墨池坊

墨池坊,巷名,在今温州市城区。我国唐代以来,有坊市制度。坊居人,市贸易。坊内建屋,外有坊门,早晚启闭。

北宋《祥符图经》载:温州有坊五十七。绍圣年间,杨蟠任知州时,定为三十六坊,墨池坊即其一。相传其地原有一个水池,每当大地春回,蝌蚪滋生,游于水中,水面时见墨点,而没之则无,故有墨池之称。

11.棣华坊(三官殿巷)

棣华坊东起马槽头,西至信河街。宋代是这里开设着药店,因店主名叫棣华,故药店便取名为棣华药店。

棣华坊:“大宋国温州在城右厢新河北界棣华坊太平东巷居……。”[北宋巽山塔砖铭]

12.世美坊

所在位置:南起百里东路,向北转至大墨斗,在百里坊北面。世美坊在明时俗称小米巷,清朝更名为世美巷。

13.容成坊

容成坊位于县前东首,东起华盖山麓,西至高盈里,以华盖山西麓“容成没”胜地得名,相传容成子为修身成仙曾在此洞入神得道,因而产生了容成庙、炼丹井、三生石等古迹。

14.甘泉坊(蝉街)

据清《永嘉县志》记载,此坊西端原有一口水井,因井口有用八方青石围筑成的八角井栏,故人称八角井。

清代时光又以境内的净光禅寺改名为“禅街“,后因方言谐音更称“蝉街”。民国时期又改为“中山西路”,文化大革命时又更名为“红卫西路”,一九八二年一月后恢复原名,又称“蝉街”至今。

15.梯云坊(大高桥)

所在位置:今小南门大高桥一带。相传北宋时期,此处住着江宁府观察推官薛强立一家。薛强立字成翁,元丰二年进士,膝下三子也都以渊博才学高中进士。因薛家两代进士,子承父业,“接步梯云”,杨蟠便将此地定名为梯云坊,既是奖掖,也是对百姓的一种引导。清代因东头建有一座拱型高桥“梯云桥”,改称大高桥。

16.双桂坊(纱帽河、柴桥巷)

所在位置:东起解放南路,西至登选坊,今纱帽河和柴桥巷一带。这里曾名第二桥,因为地处瑞安门内第二座桥梁而得名。北宋绍圣年间,王公辅、王公彦兄弟居住在此,绍圣四年(1096)兄弟同登进士第,双双折桂。杨蟠将这里取名双桂坊,以示“双桂并秀”之荣耀。

17.儒志坊(府学巷)

儒志坊(三十六坊之十七),在城区东起园西巷口,西至解放路,有一条始于北宋年间的老巷,叫作“儒志坊”(即今府学巷之旧称),以纪念邑地“永嘉之学”始倡者,人称“儒志先生”的王开祖而得名。

18.百里坊

百里坊(三十六坊之十八),是温州最早的街道之一,浓缩温州很多文化与典故,很多历史名人在此居住生活过。

19.五马坊(五马街)

五马坊(三十六坊之十九),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始名于东晋,因王羲之出任永嘉太守时而得名,现为温州市标志性购物步行街。

20.竹马坊(瓦市殿巷)

所在位置:南起瓦市巷,北至康乐坊,在郡治东北,是一条长仅75米,宽2-4米的城区小街,即今童子殿巷之旧称。相传南朝宋永初三年(422),谢灵运出任永嘉郡守,每当出入此坊,儿童均坐竹马在两旁相迎。

21.问政坊(七枫巷、漆坊巷)

所在位置:相比竹马坊与棠阴坊的“含蓄”,问政坊和德政坊则更为直白,一看就与“善政”有关。问政坊,东起永宁巷,西至解放北路,大致为今七枫巷一带。

唐代,此处名为“问俗坊”。相传宋初太平兴国年间(976-984),温州遭遇大旱,一个叫王夫的9岁男孩前往官府擂鼓求救,巡督深为感动,即拨粮食送往灾区,解了百姓眼前之急。此后,坊间流传一首打油诗:九岁神童名王夫,小小年纪志无畏,公堂擂鼓救父老,问政为民传颂歌。杨蟠遂将此地地名更改一个字,叫做了问政坊。

22.德政坊(县后巷)

所在位置:东起华盖里,西至解放北路,今县后巷一带。因处于古永嘉县署之后,寄望官府办事有“德政”,为“溯其善政”而命名(见《坊记》所称)。清代,以地处永嘉县署之北,本地谓北为后,而谐音改称为县后巷。明清年间的县后巷,差不多就是官衙的公寓所在。

23.谢池坊(谢池巷、绿化巷)

所在位置:南起人民东路,转西至解放南路,今谢池巷之旧称。

谢池坊即今谢池巷之旧称,因中国山水诗鼻祖谢灵运,以及巷底的谢池而得名。明朝曾名“云衢坊”,历来是“车水马龙归一衢,万家灯火商贾旺”的闹市商圈。

谢灵运(385年-433年),以字行,浙江会稽人(今绍兴),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小名“客”,人称谢客。又以袭封康乐公,称谢康公、谢康乐。

24.孝睦坊(第一桥)

所在位置:东起解放南路,西至仓前坦,今第一桥一带。因曾有“元丰九先生”之一的戴述及弟弟戴迅居住在此,具有孝睦之行而得名。明弘治《温州府志》载:宋戴述从程子学,居丧哀毁,弟迅等雍睦,绍兴名坊。明清时期,因坊内原有一座位于古城瑞安门内第一座桥,改名为第一桥,并沿用至今。

25.道爱坊(县前头)

所在位置:东起华盖山麓,西至解放北路,今县前头一带。

既有德政坊,亦必有道爱坊——道爱坊(县前头)与德政坊(县后巷)同为宋坊,分处古永嘉县署前后。《坊记》称二坊之含义在于“切于防范,俾家警户省”,则“道爱”与“遗爱”有相同含义为仁爱。应正句为“则道爱、遗爱之目”。标榜古时官府办事讲求“道爱”。清代这里称“县前头”,解放后向东延伸包括大沙巷在内。

26.遗爱坊(岑山寺巷)

所在位置:东起仓后,西至信河街,今岑山寺巷一带。俗名仁山,以宋儒有仁号(者)居此。杨蟠或是根据此将这里命名为遗爱坊,以示留仁爱于后世,或留于后世被人追怀的德行、恩惠、贡献等。

27.招贤坊(招贤巷)

所在位置:南起县后巷,向北转西至解放北路,今招贤巷一带。招贤,意即招揽贤人。地方志记载,“宋隐士周侃居此,郡为立坊”。原来,北宋时期,有一位隐士周侃居住在此,以行义著闻。宋真宗得知后意欲招贤起用,他辞谢不赴。杨蟠因此立招贤坊以示旌表。

清代改称招贤巷;民国时期分称招贤巷和滴水巷。新中国成立后,此巷东端向北延至县后巷并连接滴水巷,统称招贤巷。

28.绣衣坊(西门大桥头)

所在位置:城区西门大桥头一带,是西北角人烟稠密、繁华热闹的街坊之一。嘉靖《永嘉县志》卷二载“绣衣坊,宋御史鲍轲居此”。

绣衣坊所在的西门,其遗址在原西门大街最西端,即古城西北处,也称为“西郭门”。 宋高宗流亡温州的那段日子,从此城门出入,百姓跪地迎候请恩,故而得名“迎恩门”。此门是老城西边进出必经之道,商业繁盛,故称大街。

29.简讼坊(大简巷、小简巷)

所在位置:今“大简巷”、“小简巷”一带。明、清称为“简巷”,晚清分称“大简巷”、“小简巷”。

相传宋初朝廷政事频繁,官吏猛增、人浮于事,温州一位有识之士投书官府,建议“靳以简讼”,此举引起朝廷重视。后来杨蟠在定坊名时便袭此之义,定名为简讼坊。简讼寄托了“政简讼清”的愿望。

30.平市坊(万岁里)

所在位置:东起解放北路,向西转北又向东,再至解放北路,今万岁里一带。根据地方志记载,汉代永宁县的城濠在此,有埭通四运。唐代这里有一个供人们调换货物的集市场所,因此杨蟠在此定坊时,袭其掌故定名为平市坊,寓意集市买卖公平、市价稳定。

31.昼锦坊(珠冠巷、朱官巷)

所在位置:“珠冠巷”一带,位于城区信河街北端,七十二巷之一;东西走向,也被称为朱官巷(民间谐音珠冠巷),据说因唐代温州显赫者朱永家族筑府邸于此。

32.衮绣坊(三牌坊)

所在位置:今三牌坊一带。三牌坊东起信河街,向西转至清明桥北侧,又岔巷向西至九山南路。“衮绣”即“衮衣绣裳”,为画有卷龙的上衣和绣有花纹的下裳,古代皇帝及三公(太子、太傅、太保)、宰相的礼服,后也借指显宦。如宋代苏州六十五坊中,也有该名。明时这里被称作寿宁坊,到清代,因此地有张阁老府第前竖立的三座高大牌坊,更名为三牌坊。

33.祈报坊(石坦巷、社坦巷)

所在位置:今石坦巷一带。石坦巷东起信河街、向南转北至书堂巷底。

所谓石坦,即“社坛”。晋时永嘉立郡之后,附近即设有社坛,举行祭奠土地神活动。所谓社,指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社祭目的为“春祈秋报”,即祈祷丰收。因此知州史宜之将这里新增的坊命名为“祈报”。明代这里又被叫作“渊源坊”,清代改名为“社坛巷”,坊间谐音为今“石坦”。

祈报坊巷尾临九山河,有小巷通放生池与蛟翔巷。小巷尽管不大起眼,却有个文气的名字叫“书堂巷”,因南宋时期温州王致远等人在这里建永嘉书院而得名。我们常说“信河街七十二条半巷”,这半条指的就是书堂巷。

34.崇仁坊(油车巷)

所在位置:今油车巷一带。油车巷北起百里西路,南至丰和巷。

明代后期,温州崇仁坊为避崇祯皇帝之讳,被更名为兴仁坊。到清代,据说因兴仁坊内设有一家榨油工场,整日机车响亮,故被更名为“油车巷”。与邻近的皮坊巷一样,这里在一段时期成了手工业者居住较多的地方。

35.丰和坊

所在位置:今丰和巷一带。丰和巷东起天窗巷,西至油车巷。因邑社坛曾在此,百姓祈求五谷丰熟,风调雨顺,因此所谓“丰和”。弘治《温州府志》有“丰和坊,传名遗爱坊,以郡守毛喜子孙居此,故名”。至今,丰和坊所在处丰和巷,尚有“马家桥”(谐音毛家桥)俗称。

到清代,丰和坊更名为“丰和巷”;民国时期,此巷一分为二,东段称丰和巷,西段名西隐寮;20世纪70年初,二段又合并,重归丰和巷旧名。

36.孝廉坊(黄府巷)

所在位置:东起城西街,西至信河街,今黄府巷一带。孝廉坊因孝子仰忻而得名。明代,因有内阁初创时期重臣、大学士黄淮在此居住,更名为黄府巷,并沿用至今。

标签: 36坊, 世美坊, 丰和坊, 五马坊, 五马街, 儒志坊, 儒英坊, 双桂坊, 墨池坊, 孝廉坊, 孝睦坊, 容成坊, 崇仁坊, 平市坊, 庆贤坊, 康乐坊, 德政坊, 扬名坊, 招贤坊, 昼锦坊, 梯云坊, 棠阴坊, 棣华坊, 状元坊, 甘泉坊, 百里坊, 祈报坊, 竹马坊, 简讼坊, 绣衣坊, 荣亲坊, 衮绣坊, 袭庆坊, 谢池坊, 道爱坊, 遗爱坊, 问政坊, 雁池坊

相关推荐

五马街三十六坊之梯云坊

五马街三十六坊之平市坊

五马街三十六坊之甘泉坊(蝉街)

五马街三十六坊之招贤坊

五马街三十六坊之棣华坊

版权申明

本文"简单浅谈五马街之36坊":https://m.jtmc.com.cn/35456.html内容来自网络,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admin@jtmc.com.cn,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本文共计507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34分钟

本栏目推荐

ai工具箱

中国生僻字大全

栏目标签

治疗 颜色 中华方言习俗 生僻字成语 民俗方言 宝宝 食物 手术 女性 中国汉字大全 女人 女生 男人 养鱼知识 中国民间方言 分手 男生 丰胸 谈恋爱 中华语言 微信 中国生僻字大全 游戏 衣服 皮肤 生僻字 朋友 成语典故 网络梗 成语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