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轩:高;渠:通“举”。原指幼儿高举两手欲就父母。后转为形容笑貌。
造句:我捧腹轩渠,狂笑不止。
出处: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山谷下》:“东坡云:张融有言,不恨臣无二王法,恨二王无臣法。吾于黔安亦云然。他日,黔安见之,当捧腹轩渠也。”
成语接龙:
捧腹轩渠→渠黄地白→白旄黄钺→钺树剑山→山崩地裂→裂裳衣疮→疮痍满目→目别汇分→分崩离析→析交离亲
拓展资料:
宋·胡仔(1110-1170)是北宋的著名文学家。他字元任,是胡舜陟的次子。他在宣和年间寓居泗上,依靠父亲的恩荫补为将仕郎,后被授予迪功郎,监潭州南岳庙,后升为从仕郎。绍兴六年(1346年),他跟随父亲去广西。
胡仔的著作有《苕溪渔隐丛话》前集60卷,该书被清代收入《四库全书》,在1962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重印出版。另外,他还著有《孔子编年》5卷。
《苕溪渔隐丛话》被视为一部简明而形象的北宋诗歌发展史,重视大家尤其是北宋四大家的影响,同时也推崇苏黄等元祐诗人的作品,并且重视创作的时代氛围以及前代作家如杜甫等对宋诗的巨大影响。在诗史观上,“宗唐祧宋”,既肯定宋诗的历史地位,又对其创作得失有清醒的认识和正确的判断。
胡仔在32岁时复任福建转运用司干办公事,3年后归隐苕溪,继续完成《苕溪渔隐丛话》后集40卷,合前集为一百卷。他的生平事迹主要记载在《苕溪渔隐丛话》及其它一些历史资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