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攀:攀附;骥:好马。比喻攀附圣贤,归附俊杰。
出处:
《三国志·吴志·吴主孙权传》:“此言之诚,有如大江。”裴松之注引《魏略·孙权与浩周书》:“当垂宿念,为之先后,使获攀龙附骥,永自固定。其为分惠,岂有量哉!”
成语接龙:
攀龙附骥→骥伏盐车→车无退表→表里相济→济河焚舟→舟车劳顿→顿学累功→功标青史
拓展资料:
《魏略·孙权与浩周书》是《三国志·吴志·吴主传》注引中的一篇文献,主要讲述了孙权写信给浩周,表达了自己对曹魏的不信任,并希望通过浩周的帮助来建立与曹魏的联系。在这封信中,孙权表达了自己对曹丕的不信任,担心自己被利用,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浩周的信任和感激。
在这篇文献中,提到了孙权派遣使者前往曹魏,请求建立友好关系,但被曹魏拒绝。而孙权在信中表达了自己对曹魏的不信任,认为曹魏不会真心归附自己,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希望与曹魏建立友好关系的愿望。
此外,在这篇文献中还提到了浩周这个人,他是孙权的臣子,但与曹魏有一定的联系。孙权在信中表达了对浩周的信任和感激,希望通过浩周的帮助来建立与曹魏的联系。
总的来说,《魏略·孙权与浩周书》是一篇重要的历史文献,它揭示了三国时期政治关系的复杂性和微妙性,也展现了孙权作为一个政治家的智慧和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