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的概念,
随着人们对商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的需求,人们越来越重视它。命令
之前物流这个词开始在国内使用,比如物流公司,物流中心。
市场中的企业物流
获胜的决定性作用越来越明显。从本质上说,企业在市场中的表现主要取决于产品的质量
金额,
产品的价格和供应由三个因素决定。
这些因素中的任何一个都对企业的竞争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影响行动,
这三个因素直接受到物流的影响。
世界经济将纵向影响工业,
供应商,
服务客户,
贸易和物流公司被重新划分,
参与生产和销售的物流公司的出现将是物流行业
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现代企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变化和外部市场条件的变化,
“第三方物流”
(
thirdpartylogistics
)
这种物流形式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
并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在西方发达国家,先进企业的物流模式已经开始向第三方物流甚至第四方物流转变。
第三方物流(
第三
甲方物流
)的概念来源于(
变质
),意义
意味着一个企业动态配置自己和其他企业的功能和服务,
利用外部资源为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服务
服务。放(
变质
)引入物流管理领域,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应运而生。所谓的第三方物流
意思是为了专心做好主业,
把原本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
合同委托
向专业物流服务企业、
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服务企业保持密切联系,
为了实现整个物流过程
这
管
理由
和
控制
系统
这
一个
种类
东西
流动
运输
做
和
管
理由
平方
类型。
因为
这
没有。
三
平方
东西
流动
又
打电话
关闭
随着
系统
东西
流动
(
合同物流
)。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企业,
其前身一般是运输业、仓储业等
物流活动及相关产业。
在委托方物流需求的推动下,
从简单的存储
仓储、运输等单项活动提供综合物流服务,包括组织物流活动、
协调和管理,设计
米特尔建议了最好的物流方案,
物流信息收集的全过程、
管理等。
目前,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在西方已经被广泛使用
被流通行业接受。
是相对于‘第一方’发货人和‘第二方’收货人。它是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企业物流活动的一种物流形式。第三方物流既不属于第一方也不属于第二方,而是通过与第一方或第二方的合作来提供其专业化的物流服务。它不拥有商品,不参与商品交易,而是为客户提供受合同约束、基于联盟、系列化、个性化、信息化的物流代理服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产品在世界各地流通、生产、销售和消费,物流活动变得越来越大和复杂。然而,第一、第二方物流的组织和管理方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的需求。同时,为了参与世界竞争,企业必须建立核心竞争力,加强供应链管理,降低物流成本,外包不属于核心业务的物流活动。于是,第三方物流应运而生。
中国最早的理论研究之一是第三方物流的:模式及运作。最常见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包括物流系统设计、EDI能力、报告管理、货物收集、承运商选择、货运代理、海关代理、信息管理、仓储、咨询、货运支付、货运谈判等。由于服务业一般在一定时期内与企业签订物流服务合同,所以有人称之为第三方物流
一般来说,第三方物流的构成可以分为两类:资产型供应商和非资产型供应商。就资产型供应商而言,他们有自己的运输工具和仓库,通常进行真正的物流运作。非资产型供应商是管理公司,不拥有或租赁资产。他们提供人力资源和先进的物流管理系统,专业管理客户的物流职能。
广义上,第三方物流可以定义为两者的结合。第三方物流因其专业化和规模化的优势,在分担企业风险、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加快物流产业形成和再造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为21世纪物流发展的主流。
狭义的第三方物流是指能够提供现代化、系统化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活动。
第三方物流通过合同调节物流经营者和物流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物流经营者按照合同规定的要求提供多功能到全方位的综合物流服务,管理合同规定的所有物流服务活动和流程。其次,第三方物流通过合同的形式发展物流联盟,明确各物流联盟参与者之间的权利、责任和利益关系。
首先,不同的物流消费者有不同的物流服务需求。第三方物流需要根据不同物流消费者在企业形象、业务流程、产品特征、客户需求特征、竞争需求等方面的不同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物流服务和增值服务。其次,从事第三方物流的物流运营商也需要受到市场竞争、物流资源和物流能力的影响,形成核心业务,不断加强物流服务的个性化和特色化,增强物流市场的竞争力。
第三方物流提供专业的物流服务。从物流设计、物流运作流程、物流技术工具、物流设施到物流管理必须体现专门化和专业水平,这既是物流消费者的需要,也是第三方物流自身发展的基本要求。
第三方物流应具有系统的物流功能,是第三方物流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要求,第三方物流需要建立现代管理系统才能满足运行和发展的基本要求。
信息技术是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基础。物流服务过程中,信息技术发展实现了信息实时共享,促进了物流管理的科学化、极大地提高了物流效率和物流效益。
在我国制约第三方物流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以下几个方面:
中小工业企业在国家”放小””扶小”政策指导下,进行改制和新机制规范运作的改变,国家对中小工业企业的信贷金融政策,以及引导中小企业调整、改革和发展的主要措施,市场竞争、社会的发展变化都将成为影响中小企业的外部环境因素。但是,中小工业企业长期采用”大而全””小而全”生产模式和经营观念,物流活动及其组织管理呈现分割和封闭状况,必定对第三方物流发展产生内在的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1)观念的影响。中小工业企业一般实行单一的生产管理,企业经营范围封闭,缺乏进入市场和社会的一体化模式,习惯于传统的企业储运方式,重生产、轻储运,难以形成现代物流管理思想,对第三方物流存在认识上观念上的障碍,是影响第三方物流发展的根本因素。
(2)结构的影响。中小企业量大面广,总规模不小,但组织和产业结构不合理,低水平重复建设,重复投入,在相当多行业形成产品供大于求、结构性过剩,普遍存在产业关联度较低,缺乏社会化、专业化分工协作,是影响第三方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
(3)技术的因素。虽然信息产业给中小企业注入了大量高新技术,但资源与技术构成不合理,普遍存在设施设备老化,物流技术水平低,难以适应现代化专业物流发展的需要,是影响第三方物流发展的主要因素。
(4)管理的因素。大多数中小工业企业在较大程度上缺乏较为科学的内部管理制度,缺乏管理组织能力在生产管理上处于混乱状态,在组织经营上处于无序状态。产前没有市场调研,没有严格的成本核算;产中没有生产控制,没有营销策略;产后没有售后服务,是制约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基础因素。
(5)人才的因素。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员工素质低,知识构成不合理,人才匮乏,缺乏创新能力的情况,是制约第三方物流发展的核心因素。
基于我国当前中小企业的实际状况,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战略应突出以下几点:
(1)资源战略。物流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需要集中把握和有效运用企业经营资源,主要表现在:首先,准确认识和深入分析企业经营资源的基础状况,正确选择第三方物流发展的方向。其次,积极探索企业资源的有效配置方式,有力促进第三方物流发展的速度。最后,认真研究企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确保第三方物流的健康发展。因此中小企业实施战略资源,以供应链管理重构业务流程,构筑第三方物流发展优势;就应把握资源转换方式,不断提高资源产出效益。
(2)联盟战略。物流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需要本着”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原则,借助产权方式、契约方式实行相互合作,共同拓展物流市场,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益。首先是物流资源的联盟:将中小工业企业分散的物流资源、物流功能要素通过一定的方式联合在一起,形成物流一体化的资源优势。其次是物流地理区域和行业范围的联盟:根据各行各业中小企业的特性,在一定地理区域或一定行业范围实行物流联盟,形成高效直辖市运作体系。最后是与中小企业建立发展第三方物流的联盟,通过组建服务协会,协调和指导物流企业与中小工业企业在发展第三方物流中的各种关系。
(3)服务战略。物流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必须依托中小工业企业的发展,做到”来自中小企业、服务于中小企业”。主要把握三点:第一、必须依据中小工业企业的实际需要,设计和提供个性化物流服务理念。第二、必须关注市场需求变化,提供保障企业产品服务质量的服务措施。第三、必须深刻理解中小企业物流规律,建立完善的物流运作与管理的服务效益。
(4)创新战略。物流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物流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实施创新战略,首先要创新观念,打破传统思想,借鉴国际先进物流管理思想,与中小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具有中小企业物流特色的新思想和新方法简单介绍。其次要创新组织,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借助中小企业数量大面广的特点。建立网络化物流新型组织。再次要创新服务,深入研究中小工业企业物流需求,通过引进、模仿和创新物流技术手段,不断设计、创新和提供有效的物流服务。最后要创新制度,既要建立以产权制度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也要根据发展需要建立完善的合理的物流管理体制。
(5)牌子战略。物流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必须确立牌子战略,充分发挥牌子效应,获取良好效益。首先要树立物流发展的精品名牌意识,严格制定各项物流质量标准,才会不断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其次要引进先进技术手段,设计创造物流服务的精品名牌意识,设计查物流服务的精品内容、名牌项目。最后要强化物流技术与管理人员素质培训,建立优秀的物流人才队伍,确保企业名牌战略的实现。
(6)信息化战略。广泛采用信息技术,加快科技创新和标准化,引用信息网络技术是构成现代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物流服务效率的重要技术保障。第三方物流企业应积极利用EDI、互联网等技术,通过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将企业经营网点连接起来,建立自己内部的第三方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第三方物流信息管理战略既可以优化企业内部资源配置,又可以通过网络与用户、制造商、供应商及相关单位联结,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用,对物流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例如,日本的第三方物流配送企业都十分注重研究探索物流配送的新技术、新方法简单介绍。以不断提高物流服务质量,降低物流成本,增强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在日本物流企业中使用的可拆卸式货架、移动式商品条码扫描设备等都是非常方便实用的物流工具,物流配送企业中的商品条码和计算机管理系统应用非常普遍,实现了商品入库、验收、分拣、出库等物流作业全过程的计算机管理与控制。既提高了效率,又加强了管理。应该说,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是建立在物流运营的低成本和高效率的基础上的,先进实用的物流信息化技术不仅可拓展物流企业的盈利空间,也使得第三方物流在物流竞争中具有更多的优势,从而促进整个第三方物流业的发展。
根据国外发展物流所走过的道路以及我国物流发展的基本实践,我国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基本方式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
物流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有两种基本方式:
首先,可以考虑渐进式发展,通过自身物流业务不断壮大力量,积累资源和运作管理经验,再发展成为专业物流集成经营者,为中小企业提供全面物流服务。
其次,可以考虑跨越式发展,通过联盟契约与中小企业进行资源整合,迅速壮大物流能力,超常规成为专业化第三方物流企业。
(1)政策途径。物流企业面向中小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存在一定的障碍,需要各级政府制订鼓励政策,给予积极指导,从信贷、金融政策等方面营造有利于发展的政策环境,并切实扶持和指导中小企业积极重组和发挥资源力量,启动和促进第三方物流在中小企业中的发展。
(2)市场途径。随着中小企业的发展,物流需求不断增长,物流企业应深入研究中小企业物流的发展规律,以需求为导向,迅速有效地拉动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3)企业途径。物流发展能够创造价值和利益,是驱动物流企业主导自身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基本动力。
(4)社会途径。发展第三方物流要全社会的积极协作和支持,在社会各方力量的作用下,实现产业联动,全面发展。
除了高度垄断的行业,单体企业很难改变其所处的市场环境,那么其成功的决定因素就在于如何适应市场环境并采取正确的发展战略。按照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市场营销理论,企业主要的竞争战略选择有三种:一是成本领先战略;二是集中化战略;三是差异化战略。这个理论基本可以覆盖或解释其他竞争理论,物流行业的竞争战略也可以用这个理论框架来解释。
成本领先战略
当企业与其竞争者提供相同的产品和服务时,只有想办法做到产品和服务的成本长期低于竞争对手,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最终取胜,这就是成本领先战略。在生产制造行业,往往通过推行标准化生产,扩大生产规模来摊薄管理成本和资本投入,以获得成本上的竞争优势。而在第三方物流领域,则必须通过建立一个高效的物流操作平台来分摊管理和信息系统成本。在一个高效的物流操作平台上,当加入一个相同需求的客户时,其对固定成本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自然具有成本竞争优势。那么,怎样才能建成高效的物流操作平台呢
物流操作平台由以下几部分构成:相当规模的客户群体形成的稳定的业务量,稳定实用的物流信息系统,广泛覆盖业务区域的网络。
稳定实用的信息系统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的基石,物流信息系统不但需要较高的一次性投资,还要求企业具有针对客户特殊需求的后续开发能力。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不同的物流系统,但任何第三方物流企业都不可能避开这方面的投入。
对于一个新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除非先天具有来自其关联企业的强大支持,一般不大可能直接拥有广泛的业务网络和相当规模的客户群体,万事开头难,能否在一定时间内跨越这道门槛是企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对于一个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讲,这是企业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如果能够在两到三年中完成业务量的积累和网络的铺设,企业将迎来收获的季节;如果不能达成,往往意味着资金的浪费和企业经营的寒冬。
对于一个全新的企业,主要有三个途径能够完成这一任务。第一个途径是在严密规划的基础上,采用较为激进的方式,先铺设业务网络和信息系统,再争取客户。这种方式较为冒险,只有资金实力非常强的企业才可能这样做。一些外资公司就声称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在全国成立几十家分公司或办事处。第二个途径是与某些大公司结成联盟关系,或成立合资物流公司以获取这些大公司的物流业务。在国内家电行业和汽车行业都有这类案例。这种方式较为稳妥,使企业在短期内获得大量业务,但这种联盟或合资物流由于与单一大企业的紧密联系,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拓展外部业务的能力。最后一种途径是建立平台,它是更为缓慢的方式,边开发客户,边铺设网络。走这条道路的企业,必须认真考虑企业竞争的第二种战略,集中化战略。
集中化战略
集中化战略就是把企业的注意力和资源集中在一个有限的领域,这主要是基于不同的领域在物流需求上会有所不同,如IT企业更多采用空运和零担快运,而快速消费品更多采用公路或铁路运输。每一个企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在所有领域取得成功。第三方物流企业应该认真分析自身的优势所在及所处的外部环境,确定一个或几个重点领域,集中企业资源,打开业务突破口。在物流行业中,我们不难发现,BAXGlobal、EXEL等公司在高科技产品物流方面比较强,而马士基物流(MaerskLogistics)和美集物流(APLL)则集中于出口物流,国内的中远物流则集中在家电、汽车及项目物流等方面。集中化战略也告诉我们,在国内企业对第三方物流普遍认可以前,第三方物流企业必须集中于那些较为现实的市场。应该强调的是,这种集中化战略不仅仅指企业业务拓展方向的集中,更需要企业在人力资源的招募和培训、组织架构的建立、相关运作资质的取得等方面都要集中,否则,简单的集中只会造成市场机遇的错过和资源的浪费。
差异化战略
差异化战略是指企业针对客户的特殊需求,把自己同竞争者或替代产品区分开来,向客户提供不同于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而这种不同是竞争对手短时间内难于拷贝的。企业集中于某个领域后,就应该考虑怎样把自己的服务和该领域的竞争对手区别开来,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如果具有特殊需求的客户能够形成足够的市场容量,差异化战略就是一种可取的战略。在实际市场拓展中,医药行业对物流环节GMP标准的要求,化工行业危险品物流的特殊需求,VMI管理带来的生产配送物流需求,都给物流企业提供差异化服务提供了空间。其实,对于一个起步较晚的新企业,差异化战略是最为可取的战略。
差异化战略选择的思路
物流企业不仅要考虑选择差异化战略,而且要考虑选择什么样的差异化战略。战略选择的焦点在于,一要维护预期战略目标的实现,另一个是要清醒地避免和缩小由于战略选择可能带来的风险。选择差异化战略可能带来的一个结果是顾客群缩小和单位成本的上升。从而导致服务价格的攀升。因此在差异化战略中要十分注意以优质的独特服务来降低客户的价格敏感性,以差异化独特性的深化来阻挡替代品的威胁而维护顾客的忠诚,并通过差异化牌子的创建来集中和壮大顾客群,在企业效益不断提高的同时,实现单位服务成本和单位服务价格的下降。为此,在物流企业差异化战略的选择中,定位差异化和服务差异化是可供参考的两条基本思路。
1、定位差异化:定位差异化就是为顾客提供与行业竞争对手不同的服务与服务水平。通过顾客需求和企业能力的匹配来确定企业的定位,并以此定位来作为差异化战略的实质标志。差异化战略是以了解顾客的需求为起点,以创造高价值满足顾客的需求为终点。因此在企业决定其服务范围与服务水平时,首先要考虑的是顾客究竟需要的是什么样的服务和服务要达到何种水平。
企业可以先选出在物流行业内顾客可能比较关注的服务要素,如价格、准确性、安全性、速度等要素。然后根据这些要素来设计调查表,每个要素设计0-10的11个分数等级,让顾客根据自己的期望和要求给各个要素打分。目的是找出大多数顾客普遍认为重要的要素、不重要的要素以及企业提供的多余的因素。调查表的最后要设计两个开放性问题:A您认为还应该提供哪些重要的服务项目B您认为应该去掉哪些冗余的服务项目这样企业可以明确了解到顾客需要哪些服务以及哪些服务要素对顾客来讲最重要。
接下来企业要对自身的能力进行评估,看看自己能为顾客提供哪些服务。满足顾客的需求必须要与自己的能力相匹配,否则要么满足不了顾客的需求,而这种提高了顾客的期望值又实现不了的承诺反而会让顾客感到更加失望。要么就是虽然是满足了顾客的需求,但成本却太高让企业得不偿失。根据顾客的需求与企业自身能力的协调匹配,让企业明确自己可以在哪些方面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对顾客认为是锦上添花的服务要素,企业可保持在行业平均水平之下,因为这些服务并非是顾客所看重
的。而那些顾客认为是可有可无的服务要素,企业完全可以取消,以此来降低成本。因此,在决定整体定位差异化的时候,必须要把顾客的需求、企业自身能力与竞争对手的服务水平三个要素综合考虑。要做到三者的协调统一。
2、服务差异化:服务差异化就是对不同层次的顾客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定位差异化强调的是与竞争对手不同,而服务差异化则强调的是顾客的不同。对顾客再如何强调他的重要性也丝毫不会过分。因为顾客是有差异的,想要以一种服务水平让所有顾客都满意是不可能的。顾客本身的条件是各不相同,对满意的期望自然也各不相同。因为每个顾客对企业利润的贡献也各不相同,所以不同的顾客对企业的重要性也不会完全一样。并且重要的顾客对企业利润贡献大,自然他们要求企业提供的服务水平也要高。由于企业选择差异化战略,因此企业差异化的不同,它对重要顾客的认同,也会不一样。每个企业都会因其差异化战略而确定其重要的顾客群。
并且企业在实施差异化服务中与不同重要性的顾客建立不同的客户关系,提供不同水平的服务。一般来说,物流企业依据其差异化战略可以把顾客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对企业贡献最大的前5%的顾客;第二类是排名次之的后15%的顾客;第三类是其余的80%的顾客。根据著名的帕托累20/80原理,20%的顾客创造了企业80%的利润。所以保留住这两类顾客就可保留住企业大部分利润来源。可见第一类顾客是企业最重要的顾客,第二类顾客也是很重要的顾客,而第三类顾客则是相对次要的顾客。对于这三类顾客分别采取差异化的服务方针。
对这三类顾客,第一类顾客提供VIP服务,第二类顾客提供会员制服务,第三类顾客提供标准化服务。从而形成物流企业的服务差异化战略。
对第一类顾客的VIP化服务就是企业与这类顾客保持最紧密联系甚至结成战略联盟,采取主动积极的服务甚至作出一些超前的服务设想和服务储备。企业可以在组织结构业务流程等多方面上去适应对方。为对方提供专人专项的服务,尽最大的努力去满足对方的需求。可以为顾客提供一体化的物流服务,从顾客角度出发为顾客设计系统的物流流程,来降低总的物流成本和提高顾客满意度。
进入21世纪,随着作为新兴产业之一现代物流业的迅猛发展,国内的物流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进而形成了第三方物流产业。相比传统的物流公司,第三方物流更专业化,综合成本更低,配送效率更高,已经成为国际物流业发展的趋势、社会化分工和现代物流发展的方向。
据美国权威机构统计,通过第三方物流公司的服务,企业物流成本会下降11.8%,物流资产下降了24.6%,办理订单的周转时间从7.1天缩短为3.9天,存货总量下降了8.2%。据调查,在西方发达国家,第三方物流已经是现代物流产业的主体。欧洲的大型企业,使用第三方物流的比例高达76%,而且70%的企业不只使用一家。在欧洲,第三方物流所占市场份额,德国为23%,法国为27%,英国为34%。美国、日本等国家使用第三方物流的比例都在30%以上。在工业企业中,原材料的物流交由第三方物流完成的占18%;商品销售物流仅占16%。
我国的第三方物流在物流市场中所占的比例仅为10%。还没有太多大型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这是当前物流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也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在600亿元~700亿元,不仅规模小,而且高度分散,在1万至1.5万家第三方物流企业中,没有一家企业能占到2%以上的市场份额,大多数物流公司只是局限在供应链功能的一小部分,无法满足客户的一体化物流服务需求。中国最大的物流供应链管理软件供应商博科资讯总裁沈国康指出,由于大部分物流企业是从原来的储运业转型而来,大都未形成核心竞争力,企业的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不高,缺乏公认的物流服务标准。虽然各地的物流企业数量与基础投资猛增,但低价恶性竞争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造成物流企业普遍业绩不佳,发展后劲不足。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运输质量和运输效率,提高客户服务能力,从而提高核心竞争力,是很多第三方物流企业应对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
近几年,我国的第三方物流市场以每年16%~25%的速度增长。虽然我国物流行业发展很快,但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信息化应用的水平还比较低。据统计,大量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还停留于GPS、RFID等初级阶段,有的企业甚至连办公套件、企业邮箱都还不具备。这类企业占第三方物流企业总数的50%以上。我国的物流企业中,中小企业占了大部分。绝大多数中小物流企业尚不具备运用信息技术处理物流信息的能力。拥有信息系统的企业,其信息化需求也多数属于底层需求,基础信息系统建设是现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同时,中小企业在选购物流信息化系统时,虽然最主要考虑的是成本问题,但还要考虑企业未来的需求。大多数物流信息系统的成本较高,很多功能又用不上,但企业发展壮大之后有可能就非常需要,这就要求产品拥有全生命周期的特性,可以随着企业自身的发展和业务拓展而进化。当今市场上,除了博科资讯,其他物流供应链管理软件厂商还不具备提供此类产品的能力,缺少适合中小物流企业的信息系统严重制约了这类企业信息化的普及。
此外,还有一部分已经初具规模的物流企业,信息化基础相比来说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都已经开始考虑业务流程与管理流程的优化问题。这也是来自降低成本、加快周转等经济上的压力,目的是帮助企业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些优化通常集中在几个最能产生效益的环节,比如仓储管理、运输管理、订单管理等局部环节。这类规模较大的物流企业占物流企业总数的30%左右。但沈国康指出,这种只针对局部供应链流程的信息化建设,结果通常表现为一些孤立的信息系统,难以互联互通,实现整合。供应链的信息化整合不能仅仅满足于提供精细的分别针对分销、零售、仓储、运输等环节的软件产品,而是要旗帜鲜明地贯彻供应链一体化的思想。通过”操作层”、”决策层”和”供应链电子商务层”这一结构清晰的框架,为物流企业提供着眼于全面资源整合的信息化解决方案。这样才能从上至下解决企业所存在的问题,而不是隔鞋搔痒。已经形成系统化的物流综合管理平台的物流企业可谓寥寥无几,仅占总数的5%左右。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目标应是针对整个企业的供应链综合管理,实施企业级的信息系统建设。这样才能跨越部门的界限,实现各个部门的数据和信息的互联互通,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信息的集中查询和集中发放。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应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第三方物流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广泛运用计算机技术以及通信技术提高企业自身的运输效率和服务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将企业做大做强。
当今竞争日趋激化和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的大背景下,物流外协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具体表现在:
1、企业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由于任何企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很难成为业务上面面俱到的专家。为此,企业应把自己的主要资源集中于自己擅长的主业,而把物流等辅助功能留给物流公司。
2、灵活运用新技术,实现以信息换库存,降低成本。
3、减少固定资产投资,加速资本周转。企业自建物流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购买物流设备,建设仓库和信息网络等专业物流设备。这些资源对于缺乏资金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是个沉重的负担。而如果使用第三方物流公司不仅减少设施的投资,还解放了仓库和车队方面的资金占用,加速了资金周转。
4、提供灵活多样的顾客服务,为顾客创造更多的价值。
当然,与自营物流相比较,第三方物流在为企业提供上述便利的同时,也会给企业带来诸多的不利。主要有:企业不能直接控制物流职能;不能保证供货的准确和及时;不能保证顾客服务的质量和维护与顾客的长期关系;企业将放弃对物流专业技术的开发等。比如,企业在使用第三方物流时,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员工经常与你的客户发生交往,此时,第三方物流公司会通过在运输工具上喷涂它自己的标志或让公司员工穿着统一服饰等方式来提升第三方物流公司在顾客心目中的整体形象从而取代你的地位。
2007年上半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33.8万亿元,同比增长25.5%,增速比一季度提高1.7个百分点。2007年上半年,物流业增加值完成7503亿元,同比增长17.2%,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占服务业全部增加值的17.9%,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2007年上半年,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9541亿元,同比增长16.2%,增幅比一季度提高0.9个百分点,比2006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
中国的第三方物流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迫切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为现代物流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还较小,而且高度分散,面对庞大的物流市场需求和弱小的供应能力国外物流企业早已跃跃欲试。
我国第三方物流所具备的能力与第三方物流市场潜力相比仍是微不足道的。对我国下十年第三方物流市场发展做了如下的预测。
对于众多在计划经济时代建成的企业,正面临资产重组和企业再造。这个时候是最好的时机,把物流业务重新调整。物流业务应该交给专业的物流公司。对于新建立的企业,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模式,进行社会化专业化协作,物流业务由专业公司承担。到一定的时期,这样的改革就会形成第三方物流大发展的坚实基础和广阔空间。
第三方物流(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简称3PL或TPL),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服务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的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因此第三方物流又叫合同制物流。随着宏观经济企稳回升势头逐步增强,特别是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出台,极大地提高了行业信心,我国物流业运行总体呈现回升向好的发展态势。2011年以来,我国经济总体形势良好,物流运行在2010年稳步发展的基础上,持续良好增长势头。大力发展以第三方物流为特征的现代物流服务既是推动我国经济质量升级的一条重要渠道,也是我国传统运输物流企业转型的必然要求。现代物流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支持,第三方物流发展进一步加快了进程,在服务内涵、经营模式、功能建设等方面发生了深远的变革,呈现出良好发展趋势,服务链不断延伸、专业化不断加强。外资对国内第三方物流企业并购明显升温,进一步加快了中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全球化进程,也使第三方物流企业竞争从服务竞争扩展到资本竞争,这也是一个显著的特征。资本手段越来越成为物流企业做强做大的重要途径。我国第三方物流处于发展初期,而且呈地域性集中分布,未来市场潜力很大。推动中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主要因素,首先在于跨国企业正在将更多的业务转向中国,并通过外包他们广泛的物流功能来降低供应链成本;其次是中国公司面临着降低成本而增加了物流外包的需求;最后是政府的激励措施也是刺激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三方物流行业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也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服务业。上世纪90 年代,全球物流业年均增长7%以上,高于同期GDP 增幅。近几年,物流业务量仍保持4%左右的增长,2007 年,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达6.3 万亿美元。总体而言,世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呈稳步增长态势。从发展区域看,北美市场较为集中,欧洲与亚太地区市场发展迅速,尤其是亚洲市场发展很快。以成熟的美国市场为例,第三方物流市场非常发达,竞争激烈,市场集中度较高。在美国,第三方物流已被越来越多的行业所采用,其中电子、消费品、化工原料等行业使用第三方物流的比例非常高。
就服务内容而言美国公司使用第三方物流外包最常用的项目是仓库管理、物流信息系统、费率的谈判、货主间的整合等十几项。
综观现今中国物流行业中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经营业态主要有两种。
其一,第三方物流企业接受客户委托,根据客户提出要求处理相关货物。
其实这种业态的经营模式实质是一个委托的法律关系,从物流学理意义上属于初级业态。其表现形式是以处理委托人事务为目的,根据委托事项支付一定费用,受托人(物流企业)根据实际成本加上利润收受费用并提供相应服务。如果委托人没有尽到告知义务致使受托人设备和其他委托人设备,货物造成损失的,且受托人已尽了审查义务(《合同法》406条受托人有关义务),受托人免责,造成第三人损失的,由第三人直接向有过错的委托人追索。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是往往根据委托合同有关条款加以调整。如《合同法》407条受托人处理委托事项,因不可归责于自己事由受到损失的,可以向委托人要求赔偿损失。故第三方物流的初级业态实质是是委托法律关系。中国物流刚刚起步,因此大多数物流企业都是基于这层委托关系而成立的。
其二、另外一种模式是物流企业根据客户要求,以物流企业名义向外寻求供应商、代理商、分销商,同时又向客户提供相应的仓储、运输、包装等服务,为客户设计物流计划。
该模式往往是从事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企业通过与固定客户(通常是连锁企业)建立稳定的契约关系,以物流企业名义与生产建立广泛的商品关系,是第三方物流和终端客户建立长时间联盟合作。这种经营模式是第三方物流的高级经营业态。在实际活动中,根据第三方物流企业活动特征,笔者认为这是隐名代理行为而非行纪行为。隐名代理(agencyofunnamedprincipal)是英美法系的概念,指代理人以自己名义,在被代理人授权范围内与第三人订立合同,第三人在订立合同时,明知代理人与被代理人的代理关系,只要是代理人为被代理人利益,由被代理人承担责任。其与行纪最根本区别在于行纪人只能以自己名义对外活动,因而其与第三人订立合同不能对抗委托人。实践中,生产企业,供应商等上家都与第三方物流企业有买断,代理关系并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根据终端客户定单进行处理,配送,加工等。可以看出在这种模式下,第三人明知物流企业其实是某终端客户的代理人,只不过第三方物流企业没有以终端客户名义而以自己名义与其发生关系,责任由最终客户承担。需要指出的是在此过程中,物流企业为了自己利益越权代理,行为无效。而且由于第三人过错造成终端客户损失,由第三人直接向终端客户承担责任。(通常厂家的商品造成超市损失,由厂家承担过错责任向超市赔偿)上述种种经营活动可以说明第三方物流的高级经营业态实际上是一种隐名代理的行为。
第三方物流是在物流渠道中由中间商提供的服务,中间商以合同的形式在一定期限内,提供企业所需的全部或部分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提供者是一个为外部客户管理、控制和提供物流服务作业的公司,他们并不在产品供应链中占有一席之地,仅是第三方,但通过提供一整套物流活动来服务于产品供应链。
现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是一个约有10到15年历史的行业。在美国,第三方物流业被认为尚处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发展期;在欧洲,尤其在英国,普遍认为第三方物流市场有一定的成熟程度。欧洲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比例约为76%,美国约为58%,且其需求仍在增长。研究表明,欧洲24%和美国33%的非第三方物流服务用户正积极考虑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欧洲62%和美国72%的第三方物流服务用户认为他们有可能在3年内增加对第三方物流服务的运用。一些行业观察家已对市场的规模做出估计,整个美国第三方物流业有相当于420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欧洲最近的潜在物流市场的规模估计约为9500亿美元。
由此可见,全世界的第三方物流市场具有潜力大、渐进性和高增长率的特征。这种状况使第三方物流业拥有大量服务提供者,大多数第三方物流服务公司是从传统的”内物流”业为起点而发展起来的,如仓储业、运输业、空运、海运、货运代理和企业内的物流部等,他们根据顾客的不同需要,通过提供各具特色的服务取得成功。美国目前有几百家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其中大多数公司开始时并不是第三方物流服务公司,而是逐渐发展进入该行业的。第三方物流的服务内容大都集中于传统意义上的运输、仓储范畴之内,运输、仓储企业对这些服务内容有着比较深刻的理解,对每个单项的服务内容都有一定的经验,关键是如何将这些单项的服务内容有机地组合起来,提供物流运输的整体方案。
在西方发达国家第三方物流的实践中,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第一、物流业务的范围不断扩大。商业机构和各大公司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不得不将主要精力放在核心业务,将运输、仓储等相关业务环节交由更专业的物流企业进行操作,以求节约和高效;另一方面物流企业为提高服务质量,也在不断拓宽业务范围,提供配套服务;
第二、很多成功的物流企业根据第一方、第二方的谈判条款,分析比较自理的操作成本和代理费用,灵活运用自理和代理两种方式,提供客户定制的物流服务;
第三、物流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物流业在二次世界大战后得到迅速发展,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二次大战以后,企业内部生产水平的进一步下降,伴随着存货管理已实现生产与分配间的”零库存”的优化,这意味着原材料、部件与组件的备货时间应该大大减少。同时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迅速发展和新兴市场的形成,迫使企业采用全球战略,以寻找他们的生产资源,越来越多的产品作为全球产品在世界范围销售。这些需求构成了物流发展的源动力,其中企业内部生产水平的降低是主要原因。同时,为参与世界性竞争,企业必须降低产品的成本(包括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降低库存(包括仓储和运送过程中的库存),增加效益;企业要求准确及时的信息,要求增加整个供应键流程的可视性。第三方物流提供者为企业解决了上述难题,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纷纷选择了物流业务的外派。
创造利润的来源
第三方物流发展的推动力就是要为客户及自己创造利润。第三方物流公司必须以有吸引力的服务来满足客户需要,服务水平必须符合客户的期望,要使客户在物流方面得到利润,同时自己也要获得收益,因此,第三方物流公司必须通过自己物流作业的高效化、物流管理的信息化、物流设施的现代化、物流运作的专业化、物流量的规模化来创造利润。
(1)作业利益:第三方物流服务首先能为客户提供”物流作业”改进利益。一方面,第三方物流公司可以通过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给客户自己不能自我提供的物流服务或物流服务所需要的生产要素,这是产生物流外包并获得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企业自行组织物流活动情况下,或者局限于组织物流活动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或者局限于自身的技术条件,是企业内部物流系统难以满足自身物流活动的需要,而企业自行改进或解决这一问题又往往是不经济的。物流作业的另一个改进就是改善企业内部管理的运作表现,增加作业的灵活性,提高质量和服务、速度和服务的一致性,使物流作业更具效率。
(2)经济利益:第三方物流服务为客户提供经济或与财务相关的利益是第三方物流服务存在的基础。一般低成本是由于低成本要素和规模经济的经济性而创造的,其中包括劳动力要素成本。通过物流外协,可以将不变成本转变成可变成本,又可以避免盲目投资而将资金用于其他用途从而降低成本。
稳定和可见的成本也是影响物流外协的积极因素,稳定成本时的规划和预算手续更为简便。一个环节的成本一般来讲难以清晰地与其他环节区分开来,但通过物流外协,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则供应商要申明成本和费用,成本的明晰性就增加了。
(3)管理利益:第三方物流服务给客户带来的不仅仅是作业的改进及成本的降低,还应该给客户带来与管理相关的利益。正如前面所述,物流外包可以使用企业不具备的管理专业技能,也可以将企业内部管理资源用于别的更有利可图的用途中去,并与企业核心战略相一致。物流外包可以使公司的人力资源更集中于公司的核心活动,而同时获得的是别的公司(第三方物流公司)的核心经营能力。
此外,如单一资源和减少供应商数目所带来的利益也是物流外包的潜在原因,单一资源减少了公关等费用,并减轻了公司在几个运输、搬运、仓储等服务商间协调的压力。第三方物流服务可以给客户带来的管理利益还有很多,如:订单的信息化管理、避免作业中断、运作协调一致等。
(4)战略利益:物流外包还能产生战略意义,及灵活性。包括地理范围块度的灵活性(设点或撤销)及根据环境变化进行调整的灵活性。集中主业在管理层次与战略层次高度一样具有重要性。共担风险的利益也可以通过第三方物流服务来获得。
第三方物流运作价值
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面临着的挑战是要能提供比客户自身物流运作更高的价值。他们不仅考虑同类服务的提供者的竞争,还要考略到潜在客户的内部运作。第三方物流提供商一般需要从提高物流运作效率、与客户运作的整合、发展客户运作三方面创造运作价值。
(1)提高运作效率
物流运作效率的提高意味着对每一个最终形成物流的单独活动进行开发(如:运输仓储等)。例如:仓储的运作效率取决于足够的设施与设备及熟练的运作技能。在作业效率范围内另一个更先进的作用是协调连续的物流活动。除了作业技能外,还需要协调和沟通技能。协调和沟通技能在很大程度上与信息技术相关联,一位协调与沟通一般是通过信息技术这一工具来实现的。如果存在着有利的成本因素,并且公司的注意力集中在物流方面,那么用较低的成本提供更好的服务是非常有可能的。
(2)客户运作整合
第三方物流服务带来增值的另一个方法简单介绍是引入多客户运作,或者是在客户中分享资源。例如,多客户整合的仓储和运输网络,可以利用相似的结合起来的资源,整合的运作规模效益成为提高效率的重要方面。第三方物流整合运作的复杂性很高,需要更多的信息技术与技能。这一整合增值方式对于单个客户进行内部运作的很不经济的运输与仓储网络也适用。因此表现出来的规模经济效益是递增的,如果运作得好,将导致竞争优势及更大的客户基础。当然,一些拥有大量货流的大客户也常常投资协调和沟通技能及其资产,自行整合公司的物流资源。
(3)横向或者纵向整合
前面讨论的主要是第三方物流客户的内部运作外包化带来的效率的提高,其实从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角度,也需要进行资源整合,业务外包。对无资产主要是以管理外部资源为主的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这类公司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技能是强有力的信息技术和物流规划管理与实施等技能,它可以通过纵向整合,购买具有成本和服务优势的单项物流功能作业或资源,发展同单一物流功能提供商的关系,也是创造价值的一种方法简单介绍,这样,物流供应商可以专注于自己和新的能力的服务。在横向上,第三方物流公司如果能够结合类似的但不是竞争的公司,可以联合为客户服务,扩大为客户提供服务的地域覆盖面。
(4)发展客户运作
第三方物流公司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另一类方式是通过发展客户公司及组织运作来获取价值,这种第三方物流服务基本上接近传统意义上的物流咨询公司所作的工作,所不同的是这时候提出的解决方案要由物流供应商自己来开发,完成运作。增值活动中的驱动力在于客户自身的业务过程,所增加的价值可以看作愿与供应链管理与整合。
第三方物流成本价值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率往往是企业追求的首选目标。这也是物流在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之后其成本价值被挖掘出来作为”第三利润源”受到普遍重视的原因。物流成本通常被认为是企业经营中较高的成本之一,控制物流成本,就等于控制了总成本。完整的企业物流成本,应该包括物流设施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投资、仓储、运输、配送等费用(即狭义的物流费用),以及为管理、直辖市物流活动所需的管理费、人工费和伴随而来的信息传递、处理等所发生的信息费等广义的物流费用。在衡量物流成本的增减变动时,应全面考虑所有这些有关的费用构成的物流总成本,而不能仅以运输费用和仓储费用的简单之和作为考察物流成本变动的指标,否则企业在进行物流成本控制或采用第三方物流后,最终核算时有可能会得出企业物流成本不降反升的错误结论。
中国加入WTO,使国内市场国际化,会有更多的外资物流供应商进入国内物流市场,对中国第三方物流业形成严峻的挑战。当务之急是利用短暂的三年过渡期,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中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1)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激发企业活力。
中国现有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多数是从国有仓储、运输企业转型而来,带有许多计划经济的遗迹,不能适应国际市场竞争。因此,必须建立股权多元化的股份制企业和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理顺权益关系,实现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保证企业按市场规则运作,激发企业活力,向现代物流业转化。特别是规模较大的企业,一方面要进行内部的整合,优化内部资源配置,中远集团在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和中国外轮代理公司业务的基础上,2002年初成立中远物流公司,重新构建覆盖全球的物流服务网络;另一方面,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进行企业改制上市,吸收和利用社会闲散资金,克服资本金不足的缺陷,促使企业快速成长;扩大,促使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运作。
(2)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加强网点建设。
信息化与否是衡量现代物流企业的重要标志之一,许多跨国物流企业都拥有”一流三网”,即定单信息流,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络,全球用户资源网络,计算机信息网络。借助信息技术,企业能够整合业务流程,能够融入客户的生产经营过程,建立一种”效率式交易”的管理与生产模式。在加入WTO的新形势下,物流市场从国内扩展到国际,能否有四通八达的网络愈发重要。企业要双管齐下抓网络建设:一方面,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有形网络,若企业规模大、业务多,可自建经营网点;若仅有零星业务,可考虑与其他物流企业合作,共建和共用网点;还可以与大客户合资或合作,共建网点。如中远集团和小天鹅、科龙联合成立一家物流公司,合理配置异地货源,取得可观效益。另一方面,要建立信息网络,通过互联网、管理信息系统、数据交换技术(EDI)等信息技术实现物流企业和客户共享资源,对物流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形成相互依赖的市场共生关系。
(3)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流集团,实行集约化经营。
许多第三方物流企业都是计划经济时期商业、物资、粮食等部门储运企业转型而来,都有特定的服务领域,彼此间竞争不大。若要适应入世后激烈竞争需要,必须打破业务范围、行业、地域、所有制等方面限制,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整合物流企业,鼓励强强联合,组建跨区域的大型集团,而且只有兼并联合,才能合理配置资源和健全经营网络,才有可能延伸触角至海外,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4)强化增值服务,发展战略同盟关系。
根据物流业的发展趋势看,那些既拥有大量物流设施、健全网络,又具有强集合程物流设计能力的混合型公司发展空间最大,只有这些企业能把信息技术和实施能力融为一体,提供”一站到位”的整体物流解决方案。因此,中国物流企业在提供基本物流服务的同时,要根据市场需求,不断细分市场,拓展业务范围,以客户增效为己任,发展增值物流服务,广泛开展加工、配送、货代等业务,甚至还提供包括物流策略和流程解决方案、搭建信息平台等服务,用专业化服务满足个性化需求,提高服务质量,以服务求效益;公司要通过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方式,与大客户加强业务联系,增强相互依赖性,发展战略伙伴关系。
(5)要重视物流人才培养,实施人才战略。
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我们与物流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仅是装备、技术、资金上的差距,更重要的是观念和知识上的差距。只有物流从业人员素质不断提高,不断学习与应用先进技术、方法简单介绍,才能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第三方物流业。
发展第三方物流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物流企业自身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政府和行业协会的推动和调控作用,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是尽快建立健全相应的政策法规体系,特别是优惠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使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有据可依;二是尽快建立规范的行业标准,实施行业自律,规范市场行为,使物流业务运作有规可循;三是发挥组织、协调、规划职能,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建立多功能、高层次、集散功能强、辐射范围广的现代物流中心,克服条块分割的弊端,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现象,促进第三方物流健康、有序发展。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可以使企业专心致志地从事自己所熟悉的业务,将资源配置在核心事业上
企业集中于精力核心业务。由于资源有限,很难成为业务上面面俱到的专家。为此,企业应把要资源集中于擅长的主业,而把物流等辅助功能留给第三方物流公司。
(2)灵活运用新技术,实现以信息换库存,降低成本
3PL能以一种快速、更具成本优势的方式满足这些需求,而这些服务如果单靠制造商常难以实现。同样,3PL还具有可以满足制造企业的潜在客户需求的能力,从而起来促进生产商与零售商沟通的作用。
(3)减少固定资产投资,加速资本周转
企业自建物流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购买物流设施,建设仓库和信息网络等专业物流设施。这些资源对于缺乏资金的企业特别是跋中小企业面言是沉重的负担。而如果使用3PL不仅减少了设施的投资,还解放了仓库和车队方面的资金占用,加速了资金周转。
(4)提供灵活多样的客户服务,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
假如你是原材料供应商,而你的原材料需求客户需要迅速补充货源,你就要有地区仓库。通过3PL的仓库服务,你就可以满足客户需求,而不必因为建造新设施或长期租凭而调拔资金并以经营灵活性上受到限制。如果你最终产品供应商,利用3PL还可以向最终客户提供超过自己提供他们的更多样的服务品种,为客户带来更多的附加价值,使客户满意度提高。
物流供应链